莆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您现在所在位置: > 机构设置 > 地方病慢性病

莆田市农村居民超重,肥胖流行病调查

【发布日期:2014-11-06】 【来源:地慢科】 【阅读:次】【作者:地慢科】

发布时间:2008-09-23 10:33:41 为了解我市农村居民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基本情况,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慢性病防治规划和开展慢性病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我们于2008年对我市农村居民主要慢性病进行了流行病学研究,现将农村居民超重、肥胖部分报告如下 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 凡在我市农村居住满5年的以上的35岁以上的居民均为调查对象,总调查人数为全市2.5左右,按人口比例分配到城厢区、荔城区、涵江区、秀屿区及仙游县,各县区按多阶段组群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单位,由经过各县区疾病控制中心培训合格的乡级医生担任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相关的体格检查。 二、 调查内容与标准: 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既往主要慢性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率中、恶性肿瘤等)、家族史、相关危险因素、身高、体重、腰臀围和血压压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BMI>25为超重、BMI>30为肥胖。 三、 调查结果 1、 基本情况:本以随机抽查了全市5个区县35岁以 上左右的农村居民74039人,其中男性38272人占51.69%, 女性35767人占48.31%,总超重现患率为23.02%,总肥胖患率为3.02%。 2、 不同性别人群情况:男性的超重和肥胖率为分别 是20.29%和2.15%,女性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25.95%和3.95%,女性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男性(超重率差异显著性检验X2 =333.83,P〈0.01,肥胖率差异显著性检验X2=209.24,P〈0.01,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3、 不同年龄组人群情况:从年龄组来看总超重率随年 龄上升而上升,到55—60岁组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男性组80岁以后又出现第二个高峰,总肥胖率也是随年龄组上升55—59岁组达高峰以后略有下降并保持平稳,到80岁以后达第二个高峰,而女性组没有第二个高峰。 四、讨论与分析: 我市地处海峡西岸的福建沿海,近年来随着农村结构的 调整以及农村城市化的进展,农民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居民的超重和肥胖现象日趋严重,因此,超重和肥胖已成为我市农村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提示我市要加强农村居民有关超重和肥胖危害知识的教育,改变这种居民收入在增加、生活水平在日益提高,健康知识却相对滞后缺乏健康保健知识以及合理的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现象努力降低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