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您现在所在位置: > 健康资讯 > 计划免疫专题 > 其他疫苗相关传染病

疫苗知识问答

【发布日期:2016-03-21】 【来源:莆田疾病控制中心】 【阅读:次】【作者:莆田疾病控制中心】

一、什么是疫苗?疫苗的免疫机制?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

当人体免疫系统不足以应对外界的未知传染病时,通过适时接种疫苗,是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机体的最佳途径。疫苗中的抗原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后启动免疫应答,经过一系列信号传递和基因表达的调节,产生对特异性抗原的获得性免疫,并形成免疫记忆,从而建立针对特定病原体的长期抗感染或减毒作用。

二、什么是人免疫球蛋白?人免疫球蛋白的作用原理?

人免疫球蛋白是采集健康献血员血浆,提取相关有效免疫球蛋白组分,经一系列工序制得具有一定纯度和效价的溶液。

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是一种被动免疫疗法,是把免疫球蛋白内含有的大量抗体输给受种者,使之从低或无免疫状态很快达到暂时免疫保护状态,起到直接中和毒素与杀死细菌和病毒的作用。我市常用的人免疫蛋白有乙肝免疫球蛋白、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三、疫苗的分类?我市各类疫苗运转情况?

疫苗分为两类:

一类疫苗,是指国家免疫规划中的疫苗品种,由国家统一免费分配发放,免疫对象主要是0个月至6岁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应种对象。包括预防结核、乙肝、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甲肝等疾病的相关疫苗。在我市,一类疫苗由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招标采购,实施从省、市、县疾控中心到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的方式逐级供应,各级均按照国务院《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要求,规范开展疫苗的验收、储存、调拨、运输,确保疫苗全程处于2-8℃的冷链,安全有效。

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在我市,二类疫苗由莆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公开招标采购,2015年中标的二类疫苗有预防甲肝、乙肝、戊肝、狂犬病、水痘、婴幼儿秋季腹泻、流行性感冒、肺炎球菌肺炎、霍乱、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腮腺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伤寒等疾病的相关疫苗。各二类疫苗均由持有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药品GMP证书》的疫苗生产企业或持有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药品GSP证书》的疫苗经营企业供货,经具备全程冷链运输条件的配送企业或疾控机构冷链设备,从市、县疾控中心到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的方式逐级供应;各疾控机构和各接种单位疫苗储存均符合要求,冷链专人管理,每日2次测温,有切实可行的冷链应急预案,为我市疫苗安全提供充分保障。

四、疫苗是否真的那么脆弱?

    疫苗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由类脂、多糖和蛋白质的复合物组成,因此多不稳定,受光、热作用,可使蛋白质变性和多糖降解。疫苗在推荐储存的温度之下,其实也在发生效价丧失,所以在推荐储存温度状态下疫苗也有有效期限;而在推荐储存的温度以上,效价丧失的速度则会大大加快,疫苗就会在有效期限之前失效。不同疫苗的热敏感性不同,根据世卫组织给出的资料,减毒活疫苗比灭活疫苗受温度的影响更大。

相关法律将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温度定为2℃~8℃,是为了保持其最长的有效期,保证疫苗被最大程度地利用。疫苗实际也可以在25℃或37℃环境下短期保存,而且这个短期比普通人想像得要长很多。目前,世界上对温度最敏感的疫苗是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即便如此,该疫苗可以在37℃坚持48小时仍可正常使用。不过,既然规定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温度为2℃~8℃,我市各级疾控部门和各接种单位就会严格遵守这个规定,以最大程度保证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五、接种失效疫苗危险吗?

    在疫苗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生产、制造标准都有明确要求,疫苗在获得注册前必须经过严格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并在上市使用前实施严格的批签发制度。故疫苗的生产环节都是安全有效的。

长期脱离冷链保护的疫苗会失效,接种这些疫苗首要风险是无效免疫,即起不到预防疾病的作用,但不是直接致病或致命。例如狂犬病这类致命性传染病,本可通过接种疫苗产生免疫应答来避免死亡,但接种问题疫苗导致免疫无效,接种者可能会感染发病死亡。次要风险为失效疫苗存在抗原变性形成有害物质等情况,注射后可能较正常疫苗产生更多不良反应,但是这种概率极低,不会严重致病甚至死亡。市民无需过分恐慌。

在正规接种门诊,接种人员为受种者接种每一剂疫苗前,都需要对疫苗生产厂家、有效期、批号等信息进行核对和记录,确保疫苗使用安全和溯源管理,同时观察和处理预防接种后的异常反应。所以请选择有资质的接种门诊进行接种,如各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各乡镇卫生院、县区疾控中心指定临时接种点等。

六、如何判断接种成功?

1、观察患病情况:一般接种2周左右可以产生特异性免疫力,如果2周后受种者没有患接种疫苗对应的传染病,特别是在该病流行季节或周围有这种病流行时仍没有被传染上,说明接种成功。

2、观察接种反应:有些疫苗接种后会在全身及接种部位出现反应,并留下永久性疤痕,如卡介苗。若出现上述反应,说明接种成功。

3、皮肤试验:接种后由于体内产生了免疫力,故注射少量对应毒素在皮肤内可不发生任何反应,否则会发生红肿现象。

4、测定血液中免疫力增长情况:如果血清抗体达到较高浓度,即为接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