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您现在所在位置: > 健康资讯 > 肿瘤专题

走出癌症误区,科学防癌

【发布日期:2014-11-21】 【来源:地慢科】 【阅读:1358次】【作者:地慢科】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全球共新增1400万癌症病例并有820万人死亡。其中,中国新增307万癌症患者并造成约220万人死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21.9%26.8%。在肝、食道、胃和肺等4种恶性肿瘤中,中国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恶性肿瘤也一直位居厦门市居民死因的首位,为提高我市居民防癌意识,结合第二十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走出癌症误区,实现早诊早治”的主题,笔者就大家对癌症防治几个误区作一总结。

误区1:肿瘤有传染性。肿瘤本身无传染性,只是某些肿瘤的发生与病毒(如可导致肝癌的乙肝病毒)有关,且这些病毒可以通过特定的方式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误区2:所有的癌症都会遗传。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大约5%是遗传的,80%以上的癌症不仅取决于其遗传因素,还取决于受到多少致癌物和促癌物等环境因素作用。

误区3:不吃东西可以把肿瘤饿死。肿瘤细胞是不正常的细胞,他们异常地快速分裂、生长,并“窃取”体内正常细胞的营养。“饥饿疗法”会影响体内正常细胞的生长,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的风险。

误区4:酒精的致癌作用微乎其微。研究结果显示,蔬菜水果的保护作用不及酒精的危害作用。人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远离酒精、烟草等癌症危险因素。

误区5:肿瘤患者喝汤最有营养。汤的营养只有原料的5%10%,主要是一些维生素、无机盐,大部分营养(特别是蛋白质)都留在渣里。

误区6:许多不吸烟的人也患肺癌,吸烟和肺癌无关。吸烟和肺癌明确相关,吸烟者得肺癌发生率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死亡率高1030(被动吸烟危险性增加50%)

误区7:男性不会发生乳腺癌。男性乳腺癌约占全部乳腺癌的0.1%,发病年龄以5070岁居多,30岁以下者很少发病。

误区8:治疗癌症是医生的事。在临床中,往往是当患者的心态摆正了、思想乐观了,再加上科学规范的治疗,使患者的病情稳定,或带病延长了生命,并且保证了生活质量。

走出癌症误区,预防癌症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心理健康。不良情绪可能是一种促癌剂,以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保持心理健康是战胜疾病的良药。

2.科学运动。美国癌症协会建议人们每天至少做60分钟中度或稍强烈的运动,每周运动五次以上。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促进体内酸性物质排出。

3.戒烟限酒。戒烟是减少患癌危险性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尽量不饮酒,若饮酒,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应不超过25mg,女性不超过15mg

4.合理膳食。多吃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食物,减少进食红肉(牛肉、猪肉和羊肉),避免食用加工的肉类及被污染的食物

5.定期体检。有肿瘤家族史的人最好一年体检两次,无家族史者则建议每年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