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潜伏期
一般为3~15天,多数为5~8天。所以发病前 15 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区,或居住地有登革热病例发生的人群都有发病风险。
典型临床表现
发热:突发高热(可达40℃),一般持续5-7天;
三痛:剧烈头痛、眼眶痛、骨肌肉关节疼痛;
皮疹:发烧3-6天后,面部四肢出现红色皮疹或出血疹。有痒感,不脱屑,3-4天后消退;
出血:发烧5-8天后可能有出血的现象,包括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血尿、黑便等;
特别注意
因登革热的发病症状与普通感冒、流感等相似,因此你如果怀疑自己被蚊子叮咬,或者有南美、非洲、东南亚地区的外出旅游史,应及时到医院的发热门诊就医。
在高热不退时,谨慎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退烧药,同时避免用酒精擦浴,以免加重出血症状。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伊蚊俗称花蚊子,就是这个烦人的小家伙▼
蚊子生长史
蚊子从卵到成蚊需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蚊四个时期。其中卵、幼虫和蛹这3个时期都是在水中生长发育的。
现在我们知道为什么积水中特别容易养蚊子了。
如何防控登革热
灭成蚊——喷洒杀虫剂
灭幼蚊——翻盆倒罐清理积水
1、种花器皿。水生植物、盆栽的花瓶和花盆地盘等,一般每3天换水1次,换水时需将植物抽出,用水洗干净植物根部并将花盆彻底洗刷。
2、浇花、洗涤、引用等器具。浇花洗涤用的水桶、陶瓮,不用时要倒置,蓄水用的水桶、陶瓮和水泥地要加盖密封。
3、户外容器。如鸟笼内饮水皿、塑料椅和水推车等,闲置需暂时放于户外时,应注意放置时不可积水。
4、地下室。如地下停车场积水,可滋生大量伊蚊,所以需特别注意,尤其是未完工的大厦。
5、废弃物。小型废弃物如易拉罐、饭盒、塑料杯、塑料袋等,请扔进垃圾桶;大型废弃物如轮胎、冰箱、洗衣机等,通知清洁队收走。
6、天然容器。树洞可以填土,并种上植物防泥土流失。竹需砍新时,请在竹节处砍断,勿留竹筒积水。
个人防护
1、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伊蚊多在白天活动,早上九、十点和下午四、五点是高峰,避免此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2、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3、家庭可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
4、出现突发高热、全身酸痛或颜面皮肤发红呈“醉酒状”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向周围健康人群传播,病人在起病日算起应隔离防蚊叮咬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