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心里是不是这样的?
疫情期间,人都少出门了
“没犬苗可打”的疾控人
是不是都改打酱油了?
想要打赢一场战役,指挥的将领、前线奋战的士卒、后方充足的粮草保障缺一不可。
在这场新冠肺炎防控战“疫”中,莆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像是一支训练有素、作风优良的军队,所有人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早在新冠肺炎疫情于湖北局部暴发时,莆田市疾控中心就紧急动员组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成立应急防控队伍。
在这场战“疫”中,组长凌龙美已经不分昼夜连轴转了30多天,他深夜里长亮的办公室是应急队员们心里最安定的所在,在这里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许多给指挥部门的专业建议在这里萌芽,许多影响全市的防控措施在这里定音。只要有他在,所有行动就有了方向;只要有他在,一切研判就有了力量。
两鬓斑白的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哪怕急性腰椎间盘突出也没能挡住他的脚步,哪怕岳母突发房颤入院抢救他也只是回家匆匆尽责又赶了回来。他在一线疫点组织现场调查、部署防控措施,是所有疾控人员的主心骨;他奔忙于指挥部门参加会议和研讨,是最专业的技术参谋。
▲莆田市疾控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中心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能第一时间看见流行病学调查队员们的身影。面对错综复杂的流行病学史和不配合的病人,他们各显神通堪称传染病界的侦察兵。
活泼的女队员许飞婷最擅用乡音让病人放下戒心畅所欲言,阅历丰富的周剑平分析病人提供的大量信息,精准识破刻意隐瞒同伴而撒下的谎言,就在众人难以寻觅密切接触者踪迹时,联防联控经验丰富的陈健寻求公安部门协查,利用大数据寻找病人活动轨迹,初步确定时间和区域,通过调看治安监控验证病人精准活动地点和接触人群,更能查看有无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为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划定疫点范围提供依据。
精准的流行病学调查信息是追踪传染源、发现潜在密切接触者的前提,更是指挥部门科学决策的基础,我市第一起聚集性疫情能在第一时间实行封闭式管理且未向外扩散就得益于此。
▲流调人员在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新型冠状病毒让普通人唯恐避之不及,实验室的检验员们却冒着和病毒直接接触的风险迎难而上。早一分钟得出检测结果,疾病防控工作就可以早一分钟开展,这是检验科的信仰。
检验员套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N95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双层手套、鞋套等等,全副武装进入实验室,仅仅十几分钟,护目镜就开始起雾,手上身上全是汗,他们必须保持这个状态直至检测结束。由于防护用品极度紧缺,并且穿脱起来十分耗时,所以为了节省时间和宝贵的防护物资,检验员们在平均长达四个小时的实验过程中全神贯注,期间不喝一口水、不上一趟厕所,结束检测后往往已是筋疲力尽。
尽管如此,因为人员紧缺,实验4小时后也无法轮班休息,几乎每天都要开展2-3轮检测,意味着他们每天要在实验室待上8个小时,甚至12个小时。就这样,在疫情发生以来的30多天里,他们已合计开展7000余项次新冠相关检测工作。
▲检验人员在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病人接触过的物体表面和居住过的环境中极可能存在病毒,一旦不及时消灭将带来二次传播风险。莆田市疾控中心消毒技术队就是这样一支特殊的“清障部队”。
临近退休的消毒队长王凤美为了保证消毒到位,进入病家手把手指导基层消毒员开展消毒作业,他们不仅要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还要身背30多斤一桶的消毒装备。为使消毒后的场所及其中所有物品没有病毒存在,平均一个病家就要消耗近五桶消毒液,这还不包括病家中数不清的被褥、衣服、碗碟、茶具等的浸泡消毒,以及厕所便池等的清洗消毒,如此细致地作业需要至少1.5小时。
为保证防控时效,他们经常要克服体力极限,对可疑区域内的数个疫点连续作业长达五六个小时。目前,全市总消毒面积已近170万㎡。
▲消毒人员正在病家开展终末消毒
作战大后方,后勤保障人员用心处理每一个细节。队长余航相信,完善的后勤保障是打赢这场战“疫”不可或缺的坚实基础,所以他一刻都没有松懈过。
为了保障一线人员出车安全,他带领后勤队员每每趁着深夜众人休整期间,打着手电筒检查应急车辆;在春节和疫情双重困难期间,为加班工作随时归队的应急队员提供24小时用餐保障。
疫情发生初期,医用口罩和体温计是最紧张却又不能缺少的物资,后勤副队长占卫华接下了这摊棘手的采购差事,大年初二,他骑着小电驴寻遍莆田市大街小巷,甚至不放过每一个藏于深巷的小药店,在近200个药店里终于搜寻到两箱医用口罩和十来个体温计,紧急为前线队员竖起“护盾”。
▲后勤人员检查应急防护物资
疫情突如其来,普通群众还一脸迷茫之时,莆田市疾控中心的宣传信息队员们早已化身“战地”通讯员、海报设计师、科普段子手、视频小导演,发布近120篇图文大力宣传新冠肺炎知识和疫情防控最新进展,权威辟除谣言,引导正确舆论。还原创了通俗易懂的消毒教学视频3篇,印制并向全市发放科普宣传折页82万张、海报7万张、手册3万本。更登上学习强国和健康报为疾控发声。
面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莆田市疾控中心疫情防控人员各司其职,用行动来诠释疾控工作者强烈的责任感,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汇聚起众志成城、同心战“疫”的磅礴力量。
这场战“疫”的后半场,他们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