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5日,是第57个“学雷锋日”,疫情当下,给今年的“学雷锋日”赋予了与往常不同的意义。在这个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有许多新一代的“雷锋”涌现出来,在战“疫”中发扬自己的
奉献精神,践行着雷锋精神的真谛。
雷锋精神是什么?市疾控中心后勤保障队的刘兴说“雷锋精神就是做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就拧到哪里去。”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他放弃春节假期主动回到单位,承担起琐碎却又不可或缺的后勤保障工作。从一楼到九楼,从白天到深夜,总能看到刘兴匆忙奔走的身影。
全市卫生系统的疫情应急物资都在市疾控中心储存,疫情初期防护用品紧缺,刘兴负责这些物资的入库出库,精确到一个口罩、一件防护服,从未出错。
疫情高峰期各个应急队伍和县区疾控中心人手都不足,刘兴负责联络31名医务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大大缓解了一线压力。
因为疫情审核报告时效性强,负责报告的工作人员经常要加班到深夜,为确保网络随时正常运行,刘兴就在嘈杂的网络机房过夜。
一线疫情防控人员工作特殊,吃饭的时间无法固定,刘兴就妥善安排好食堂,让一线人员任何时候回来都能吃上一口热乎饭。
没有让同事们饿过肚子的他却经常顾不上自己。疫情防控期间不能人群集中,很多培训和会议都通过视频召开。总是在午餐、晚餐期间,刘兴饿着肚子独自在会场调试视频设备,就为了一到上班时间大家能正常收看视频。有一次晚上调试视频设备的时候,刘兴发现画面波浪抖动无法正常播放,这将耽误第二天9点的重要全国疾控系统视频培训,正当大家急得团团转时,刘兴紧急带领电工,撬开了天花板,经过长时间的排查终于发现问题,在深夜十二点把设备维修完毕。
在刘兴这样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下,他的胃病复发了,对同事从来笑眯眯的他没有让人看出一丝不对劲,只自己默默吃药抗住。他看起来简单的工作,却似乎是给同事们吃下一颗能安心工作的定心丸。
作为党员,他牢记入党时的宣誓,把党员的初心使命与雷锋精神结合起来。在他看来雷锋的精神永不过时,不受年代、环境、背景等条件的制约,在这样抗击疫情的特殊日子里,他也成了全民抗疫战线上一道暖人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