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下午,我市最后7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这一好消息的背后是市疾控中心疫情信息监控小组组员们忙碌的身影。疫情发生以来,4位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疾控人,日夜奋战,“拿数据”说话,为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的科学决策当好参谋。
对全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排查及医学观察情况,疫情信息监控小组的廖丽美、陈瀚、林焓和流行病学调查组的许飞婷4人,每天都将来自各县区的海量信息进行收集整合、研判分类、筛选处理,最终“萃取”成各类数据表格、评估报告,为指挥部及早分析预警提供事实依据。
“疫情不断发展变化,每天各类数据也在不断实时滚动更新,需要反复核对,我们24小时都处于待命状态。”该小组负责人廖丽美说,大年三十就在忙,特别是我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疫情汇报越发细致,频率不断增加,大家更是一天都没休息。
为了让数据精准及时,廖丽美和组员需要密切跟踪各方面的报送进度,忙起来一天得接打上百个电话,反复确认核对。而且经常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从区级到市级的数据汇总,以及对疑难情况的综合判定。
“每天半夜前能下班都算早了。”廖丽美回想这些天的经历时说,面对高强度工作,组员们只好“接力”通宵熬夜,争取在上午8点前完成上报。她经常深夜才回到位于华亭镇的家里,清晨5点就得起床,赶着上报疫情简报,都没空陪3岁女儿。组员林焓不仅推迟了订婚,还忙得半个多月都没见过对象。有着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经验的组员许飞婷则身兼流调和信息两头工作,绘制出了我市每一例确诊病例关系简表。
“随着全市复工复产,疫情防控也进入关键阶段,需要更加科学严密地监控疫情,对我们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廖丽美说,“疫情不停、我们不停”,希望早日战胜此次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