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接触过的物体表面和居住过的环境中极可能存在病毒,一旦不及时消灭将带来二次传播风险,因此对各大疫点疫区、重点场所消毒尤为重要。朱建明作为市疾控中心消毒技术指导队的一员,他和他的队友们承担着这些场所的消毒和技术指导工作。
一旦接到疑似和确诊病例报告,他们会立即组织开展消毒处置,确保消毒作业快速反应、精准有效。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再准确划定现场消毒的范围、对象和时限。
他们会每天前往不同的疫区、医学观察点、公共场所等查看消毒方法是否标准,“这个洗手液不符合卫生标准,不能使用”“你的喷洒方法不规范,不能一条直线就喷出去,应该是这样”“消毒液配制浓度有些偏低了,达不到消毒效果”这些毫不客气的话是朱建明在消毒现场说得最多的督导意见。就算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污水池,他都会到投药口查看投药记录,再一遍遍仔细询问对方如何判断化粪池的量以及是否参考有效氯投加量计算来进行投放。
除了前往现场展开消毒工作督查,朱建明在办公室也照样能“决胜千里之外”。为了能够更科学地指导疫情处置,消毒组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抽空学习、整理实用的技术方案。疫情前期,朱建明和队友们根据经验和国家发布的相关标准进行消毒指导,制定了不同场所的卫生清洁消毒指导方案,以便基层消毒工作者能够规范迅速的开展工作。
在疫点划定准确的基础上,朱建明即使足不出户也能把全市的消毒数据了然于胸。他每天根据疫点建筑面积,计算需要消毒剂的大概需要量。这项工作并不轻松,因为针对不同的消毒对象使用消毒液的浓度也不同,低了影响效果,高了既浪费又污染环境,计算完成后还要跟各县区日报数据比较,看疫点是否达到计算中的消毒剂使用量,对于出现疏漏的地方立即指导当地消毒人员进行纠正。
在完成消毒计算工作之余,朱建明还经常在网上进行“求真大作战”,一旦发现有关消毒的错误做法,他就第一时间联系中心宣传信息组在“莆田疾控”公众号上发布权威信息,以求大众能尽快了解正确的消毒方法,保护身体健康。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做的事很杂,但我尽量都做好。”
在他看来,虽然有时在工作中指出的督导问题过于犀利,但对每个步骤指导到位,对每个细节规范要求,这不仅是对自身工作的负责,更是对全市人民的健康安全负责。
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中,朱建明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叙说着家国情怀,用自己的小小力量为抗击疫情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