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您现在所在位置: > 健康资讯

莆田疾控发布11月防病提示

【发布日期:2024-11-01】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11月正值秋冬换季时节,早晚温差大,而且时常会受到冷空气或寒潮的影响,出现温度骤降,容易诱发中风等脑血管疾病,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

随着温度的下降,病毒也开始活跃起来,给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提供了有利条件。疾控君在此提醒广大市民需重点防范流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感染性腹泻,同时对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仍要保持警惕。

 

 一、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高发。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型,其中甲型和乙型容易引起暴发、流行或大流行。

流感一般起病急,主要表现为:发热(可出现39-40℃高热),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也可有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等多种并发症。

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流感发生的风险不能忽视,老人、儿童和有基础病的人群尤其要重视


预防措施

1、接种流感疫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手段,根据《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接种流感疫苗,优先推荐60岁以上老年人、医务人员、孕妇、6-59月龄儿童和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接种疫苗2周后出现保护性抗体,最好在每年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如果错过时间,也可以在流行季任意时间接种。目前我市大部分接种点均可接种流感疫苗,请记得提前为自己及家人做好流感防护。

2、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习惯。常通风,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或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3、保持社交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避免去人员密集、空气流通性差的场所活动。

4、及时就医。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寒战、肌肉酸痛)后,减少人员接触,做好防护及时就诊。

5、规范用药。用药要谨遵医嘱,不盲目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其他高发呼吸道传染病


霜降已过,立冬将近,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也进入高发季节。学生、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应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感染。

1、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对有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如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应积极接种疫苗,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避免飞沫传播。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特别是症状较轻的病人应及早到医院就诊,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待痊愈后再返学返工。

4、学校及托幼机构应保持环境整洁和空气流通,认真开展晨检、因病缺课缺勤追踪和病例报告等工作,密切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状况。

 

二、肠道传染病


病毒感染性腹泻


病毒性感染性腹泻主要指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等症状,易造成学校、幼托机构、养老机构等集体单位出现聚集性/暴发疫情。11月天气转凉,病毒特别是诺如病毒开始活跃起来,病毒性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数逐渐增加,幼托机构、学校、养老机构等集体单位需加强防范。


预防措施

1.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搞好“三管一灭”(管水、管饮食、管粪便,消灭苍蝇和蟑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生熟分开、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

2.勤洗手。使用正确方式的洗手,用香皂或者洗手液揉搓出泡沫后,采用7步洗手法洗手,并使用流动的水将手冲洗干净,最后用干净的毛巾或者一次性纸巾擦干。

3.接种疫苗。对6周-36月龄的婴幼儿口服减毒轮状病毒疫苗是目前预防轮状病毒性胃肠炎(又称秋季腹泻)的最有效方法。

4.学校、托幼机构严格因病缺勤登记,落实晨检制度。       

5.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家长不要盲目给孩子服用抗生素,也不宜盲目使用止吐或止泻药,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三、老年人注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秋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而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寒冷天气易引起血管收缩痉挛,血流不畅,脑、心肌、内脏血液灌流减少,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容易突发心绞痛、心脑梗塞等。因此,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高危人群需注意做好相关防护。


预防措施

1、注意及时调整衣物。11月份气温冷暖多变,老年人要根据情况及时增减衣物,饮用温水。

2、适度锻炼。根据自己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项目,不宜过量。

3、均衡膳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牛奶、深海鱼类、坚果类、禽类、豆制品,少吃猪羊牛等红肉。减少动物油、不健康油的摄入量和糖类的摄入量。

4、遵医嘱按时用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切不可擅自减药或停药,同时还应加强血压、血脂与血糖的监测。一旦出现胸闷气短、胸痛、头晕、气喘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治疗。

5、避免情绪激动。遇事不怒、心胸开阔,避免过度兴奋与悲伤,防止脑卒中的发生。